今天是立冬,進補的日子。

說到吃補,想到以前有個廣告很有意思,它說:「出外人吃苦當作吃補」。這句話在我當學生時,曾經是外地住宿生求學生活裡的一帖良方,尤其在那經濟拮据的時代。話說上個月幾乎都在國外跑來跑去,一下子去美國,又回到台灣,馬上又到中國待了幾週,四處瞧瞧又比較,對於吃苦和吃補的定義,倒是有了一些感想來分享。

大約三年前,我曾經在某個星期六,在北京清華大學的圖書館裡,看到整個閱覽室裡,滿滿都是認真用力K書的大學生,甚至還有人大排長龍在旁邊等座位,畫面很驚人(不確定是不是期中考到了?)。我們在中國的工廠,也找了許多中國的大學畢業生,絕大部份都是離鄉背景、勤勞而且肯吃苦的。有時甚至為了一點績效獎金,求表現拼得你死我活。問他們為何這麼拼,他們說:「中國什麼沒有,就人最多,只要抓到機會當然要拼,不然什麼時候才能出頭?」看到他們,有時好像會看當年我們的父執輩打拼的影子,但也正是現在中國發展過程的縮影。

這些年下來,不幸也當了個小主管,有很多機會面試了許多剛從學校畢業的台灣年輕人,比起我們五年級的這一代,必須承認,他們都是「聰明、反應快、有膽識」,只是愈來愈少的人會將吃苦當作吃補了。當知識經濟被叫得震天價響,所以愈來愈少人願意走入實務,親自動手體驗;人際關係被當成職場最重要的修煉武功,所以有人想盡辦法攀親帶故,讓老闆安排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;表面光鮮亮麗、舒適的工作環境已被當成選擇工作的重要指標,能當個發號施令的人,就不想當個執行工作者。「苦幹實幹」好像被當成了老掉牙的價值觀,大家都想work smart,不想work hard.

這些觀察到的現象,頂多讓我覺得愈年輕愈不願吃苦,並無法下對錯評斷。於是又讓我想到,父母親的那一輩,不也常常對我們講:「你們這些孩子都不知道以前我們多苦啊,當年我們一放學還要養豬餵牛,哪像你們現在....」嗯,也許上一個世代總是會用吃不了苦的眼光看下一個世代吧?話說回來,在「吃苦當作吃補」和「愛拼才會贏」這些硬功夫漸漸沒人要學了,不知道我們的年輕的一代又要學什麼武林絕學在世界上立足呢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indog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