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去看了這部片,紅著眼帶著笑滿意地離開電影院。在這個刺激泛濫到讓感受變為麻木的年代裡,由一部電影告訴你什麼是快樂、什麼是感動、什麼是悲哀、什麼又是笑到噴淚的感覺,其實是件幸福的事。

從劇情上看,這部電影並無太多高潮起伏,男女主角阿嘉和友子的現代愛情故事也是十足的芭樂。但從導演要觀眾悲喜交集的安排上,和那你我都熟悉得不得了台灣式情感交流方式,卻是這幾年來國片裡的首見。如果最近你很low,保證看了會變high;假設你已經看厭了那些台北觀點的國片,一定要來看看這部從庶民觀點看故事的電影;或許你一年只看一部電影或從不看國片,我也會向您推薦這部片。

故事從一個來自日本無法投遞的情書包裹,和一場沙灘音樂會開始。七是本片的魔術數字,找不到的住址海角七號,海上七天的七封情書,樂團七個主要人物們─在台北不得志的樂團主唱阿嘉、異鄉奮鬥的日本姑娘友子、暗戀老板娘的鼓手水蛙、思念魯凱公主的警察勞馬、單親早熟的天才鍵盤手大大、努力不懈的酒促青年馬拉桑,和堅持傳統的國寶茂伯。每個人的背後,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故事。劇情從這些人物的互動當中鋪陳開來,數不清的噴飯對話和笑梗,夾雜在每個人物講述的自身故事中,讓笑鬧聲中又透著些許淡淡的哀傷。看似笑中帶淚,我卻覺得這是導演刻意不忍故事人物悲到底的巧妙安排。一如許多台灣人習慣用自我解嘲或輕描淡寫的情感處理方式,講述著曾經經歷過的人生創痛一般。然而在爆笑一幕的後一秒,當老情書被朗誦的聲音,配著現代恆春發生的小人物小故事的畫面時,油然而生一種因緣際會的感動和時代悲劇的無奈,是我最感激導演給了我們一部好電影的一刻。幾幕在終戰後遣返戰敗日本人的高砂丸上,看著在台日本人感歎著「不知此去到底是歸鄉還是離鄉」的錯亂,對比著今日某些人對這塊土地的認同危機,是一種很微妙的聯想。劇中有太多經典的對話,不只是恢諧爆笑的橋段,連那浪漫淒美的表白,讓人看完之後還能記憶深刻、回味再三,甚至引起廣大的迴響和討論,算是國片裡相當少有的現象。

音樂其實是這部片的主軸,無論從劇情或氛圍的營造,裡頭的配樂和歌曲讓電影加了很多分。尤其是劇中樂團的成員,每個在幕後原本就是能歌善彈的音樂人,讓觀眾更期待他們在電影中的表現。值得一提的是飾演老郵差,只會彈月琴的茂伯,其真實身份就真的如他戲中常說的,是個北管的「國寶」大師。樂團中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人性格、各式曲風和樂器,從衝突、磨合、建立默契並在最後達到高潮,過程中所製造出來的音樂,是引導著觀眾用很舒服的角度來進入劇情的最大幫手。

一部可以貼近人心的電影,不用太多華麗的場景,也不需要多麼扣人心絃的劇情張力,反而是真實誠懇就可以帶來很多感動,我覺得海角七號就是這樣的一部片子。










延伸閱讀:
海角七號電影官方網站
海角七號場景大公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indog7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0) 人氣()